- 黄梅戏角色手势的运用
动作的应用针对不同人物形象又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式。花旦下手要秀丽、温和,除老旦动作比较简单,彩旦动作较随意外,他们的每一动作都少不了指花与圆弧状的几何形。 动作的应用针对不同人物形象又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式。花旦下手要秀丽、温和,除老旦动作......
-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潘璟琍
潘璟琍的唱腔师承其父,运腔吐字均朴实无华,出色而又本色,富有浓郁的安庆地方乡土风味,观众听来亲切悦耳、韵味隽永。她的嗓音纯正、高亢,音域较宽,所以其唱腔常被同行和观众誉为有刚柔相济之美。这一特点在一些现代戏的演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加之......
- 黄梅戏表演的时尚化
唱戏的人谈时尚化,在今天也许不合时宜,但不要忘记,就在五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戏曲是非常时尚的艺术品种。 其实,今天戏曲的最大忧患是失去时尚。如果说昆曲京剧等古老剧种还可以用保护民族艺术遗产的方式进博物馆的话,黄梅戏这一类不老不少的剧种......
- 黄梅戏表演有什么特性 黄梅戏怎么唱
我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各种不同的地方戏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大家庭,作为深受更多戏迷喜欢的戏曲之一黄梅戏也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关于黄梅戏的表演形式今天咱们一起深入挖掘一下! 初学黄梅戏的时候,身段功主要学的是京剧,从圆场到手、眼、身......
- 黄梅戏表演技巧 黄梅戏眼法的表演方式
众所周知,不同的戏曲种类其表现的方式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想要充分掌握一种不同的戏曲,那么首先要明白其原理,懂得其中的小技巧。 戏曲界有句“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的谚语。这句谚语强调了眼睛在面部表情上的重要性,也可以说,只有脸......
- 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专题研讨会发言
黄梅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魅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批黄梅戏迷,也掀起了新一轮的黄梅戏热。纵观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它从一个乡村黄梅曲,已经成为五大民族剧种之一。这一时期,黄梅戏大师颜凤英可谓功不可没。大师对黄梅戏艺术的细致雕琢,对不断探索......
- 黄梅戏舞台剧女驸马在四川农大演出
5月22日,“雅艺进校园·瑞芬黄梅川渝行”第七站——四川农业大学,本次川渝行即将落下帷幕。载芬黄梅的艺术家们为四川的学生们表演了经典的黄梅舞台剧《公主》。勇敢机智的冯素贞,帅气活泼的春红,正义的公主……演员们用精湛的表演塑造了生动的人......
- 黄梅戏舞台剧大清名相在海口湾演艺中心上演
近日,黄梅戏舞台剧《大清名相》在海口湾演艺中心上演。 黄梅戏《大清名相》讲述了从六尺巷走出的三朝老臣张廷玉面对名利一让再让,面对贪腐寸步不让,整治吏治、严惩贪腐的故事。该剧由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执导,国家一级编剧余青峰等执笔,著......
- 黄梅戏的身段做工
黄梅戏的身段做工,得到质的改变与提升,应追溯到解放前夕,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王少舫先生,加盟安庆民众黄梅戏班社那一历史时期。王少舫先生早先是京剧演员,受过严格京剧科班训练,基本功扎实,文武昆乱不当。由于对黄梅戏情有独钟,加之民众黄梅戏......
- 黄梅戏的起源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
- 黄梅戏的形成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也叫采茶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黄梅县的紫云山和龙平山过去全是产茶的区域,每一年春分后,成群结队的年轻男女,边摘茶边编唱民歌,成的了有名的歌乡,但这些民族歌曲统称黄梅调。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也叫采茶调,起源于湖北省黄......
- 黄梅戏的发源地
黄梅戏的发源地是湖北黄梅县地方曲调来源于山野小曲,一般用于牧牛歌打猪草迎亲调调情曲等喜庆活泼朗朗上口清未流传于安徽,在安徽的安庆地区也形成了当地民俗的黄梅调,由于地域方言的特色,安庆地区的方言唱黄梅调觉得比湖北黄梅县方言唱黄梅调更好听......
- 黄梅戏的发展第二阶段
从辛亥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舞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
- 黄梅戏的发展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
-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情况
现如今我们看到的每一种不同的戏曲文化都是经过不断地演变,更多戏迷的经典传承,今天咱们就一起看看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到底有多少!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
- 大型黄梅戏舞台剧梁祝重磅来袭
梁祝 2016年12月21日下午13:00——15:00大型黄梅戏舞台剧《梁祝》重磅来袭! 热爱黄梅戏的您可至文化中心图书馆前台或体育中心一楼前台咨询! 部分戏票免费赠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还不抓紧来过过戏瘾,感受传统戏的魅......
- 大型黄梅戏喜剧靠善升官门票免费送
靠善升官徐九经升官记 11月13、14日19:40,大型黄梅戏喜剧《靠善升官》将在安徽大剧院精彩上演。只要你转发本条内容,并提建议帮助小安改进采编工作或者讲述你与@安徽日报 的故事,就有机会获得价值60元的门票,每人2张,送完为止。带......
- 四平黄梅戏演出团参加全国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获佳绩
黄梅戏艺术天上人间严凤英 日前,四平市老年大学黄梅戏演出团(原东北黄梅戏学会四平分会)应安徽省“中国(安庆)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组委会的邀请,在团长高锦兴和艺术顾问解滨生的带领下,一行12人前往黄梅戏之乡安徽省安庆市参加中国(安庆)第七......
- 唐诗宋词迎黄梅戏迷嘉年华
江姐黄梅戏迷嘉年华唐诗宋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昨天晚上,安徽大剧院的舞台上,伴随着娓娓动听的旋律,身着典雅古装的俊男靓女们将一首又一首谱成黄梅戏曲调的唐诗宋词缓缓吟诵。演员们独特新颖的亮相每每赢......
- 周珊真诚享受黄梅戏
天仙配牛郎织女周珊 在合肥市桐城路136号大院长大的孩子,哪个嘴里不会哼几句黄梅戏?岁岁年年,进进出出,他们耳朵里灌满了柔软悠扬的黄梅旋律。对于周珊来说,自懵懂记事起黄梅戏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天天看着母亲和老老少少的同事们一起排戏、演戏......
- 合肥市首届玉兰杯戏曲艺术节之庐剧黄梅戏剧种展演精彩开演
休丁香游春 6月16日下午,庐剧、黄梅戏剧种展演的首场演出在合肥广电中心1500平方米演播厅精彩上演。这也是我市首届“玉兰杯”戏曲艺术节的重要子活动之一。 肥东县青年庐剧院艺术团为戏迷们表演了庐剧《休丁香》选段、《商林游春》,地道的......
- 再芬黄梅重新打造黄梅戏三绝之罗帕记
女驸马罗帕记王少舫 再芬黄梅重新打造“黄梅戏三绝”之《罗帕记》 看点一:黄梅戏三绝之一,传统经典再现舞台 《罗帕记》与《天仙配》、《女驸马》并称“黄梅戏三绝”,讲述举人王科举因听信谗言,误以为妻子陈赛金与管家有私情,一怒之下便将其......
- 再芬黄梅走进美丽山西太原
女驸马夫妻观灯韩再芬 3月27日,再芬黄梅走进美丽山西太原,在“徽商之夜”——山西省徽商商会感恩回馈专场文艺演出上唱响来自安徽的乡音黄梅戏。 演出在黄梅歌舞《天女散花》中拉开了序幕。“黄梅之星”获得者张敏、王泽熙表演了黄梅戏《夫妻观灯......
- 再芬黄梅慰问演出进宿松军民共叙鱼水情
打猪草夫妻观灯韩再芬 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9周年,慰问坚守在宿松县洲头乡的抗洪战士,7月29日晚,安庆军分区、安庆市委宣传部、安庆市文广新局联合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安庆京话剧院、安庆杂技团来到宿松县洲头乡洲头中学,为驻扎于此的人民......
- 再芬黄梅大讲堂2016年首场讲座成功举办
韩再芬 据悉,3月24日,再芬黄梅大讲堂2016年首场讲座于再芬黄梅公馆成功举办。此次大讲堂的主讲人是素有黄梅戏“史官”之称的国家一级编剧、著名黄梅戏研究学者何成结,他为我们讲述了“黄梅戏,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讲演当天,再芬黄梅公馆......
-
松江区文化馆黄梅戏免费培训班开班黄梅戏是安徽的地方戏,但是在全国却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已经被列为全国四大知名剧种之一。在松江,拥有着一大批黄梅戏爱好者,当得知松江文化馆开办免费的黄梅戏培训班之后,爱好者们立即通过网络及现场报名的方式纷纷前来参加培训。 4月13日......详细
-
杨俊黄梅戏因为你们的参与而精彩我为东莞市梨园戏剧社加油女驸马杨俊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寄语东莞市梨园戏剧社】 大家好! 我是黄梅戏演员、“五朵金花”之一的杨俊。我们因为黄梅戏而结缘。现在我们借东莞市戏剧社就要演出“女驸马”这个平台,我们相聚在这儿。 首先,我祝愿梨园戏剧社越办越好......详细
-
曹轩宾搭档黄梅戏传人 深情演绎改编梁祝梁祝 新浪娱乐讯 近日,央视三套《叮咯咙咚呛》湖北篇决赛夜开唱,曹轩宾钢琴演绎你不知道的梁祝,传颂千古爱情故事。 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曹轩宾与黄梅戏传承人带来了时尚和传统的碰撞,本场以融合作品的形式,演绎山伯永恋祝英台的唯美爱情故事。......详细
-
昆曲徽剧和黄梅戏齐聚 月底去武汉剧院看大戏满床笏唐诗宋词倪传钺 汉口历来是重要的戏码头,戏曲演出非常活跃。从28日起,昆曲、徽剧和黄梅戏将齐聚武汉剧院,上演三部大戏。 10月28日,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排演的《满床笏》将率先和江城戏迷们见面。《满床笏》是清初范希哲所作传奇剧本,又......详细
-
新版黄梅戏舞台剧六尺巷走出的大清名相专场公演大清名相六尺巷走出的大清名相六尺巷黄新德 “六尺巷”是安徽桐城一处家喻户晓的人文教育基地。据记载,康熙年间安徽桐城有起宅基地纠纷,宰相张英为老家桐城寄来的退让家书后,相邻两家各让三尺修建六尺巷方便路人。此后,这个故事被世人称颂并广为流......详细
-
新版黄梅戏徽州往事在安徽大剧院成功上演徽州往事徽州女人韩再芬 11月24日,融合流媒体3D视觉效果的新版黄梅戏《徽州往事》在安徽大剧院成功上演,经典戏剧再以全新面貌呈献给省城戏迷,自此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结束合肥演出季,下月起将赴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 作为新创经典大戏,《......详细
最新博文
-
梅戏的传承与创新从乡村到都市的蜕变
油灯摇曳的皖南村落里,泥土夯实的戏台上总悬着一轮纸扎的月亮。老琴师指尖拨动三弦,青衣甩出水袖的刹那,台下嗑瓜子的妇人便忘了手头活计。那唱腔原是田间地头的野调,掺着采茶女的喘息与樵夫的号子,却在百年光阴里裹上绸缎,缀了珠翠,一路蜿蜒淌进玻璃幕墙倒映的都市夜空...
2025-04-18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绽放银幕间戏曲电影的融合与创新
作者:流年如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黄梅戏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深受观众喜爱。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近年来,黄梅戏与电影的跨界合作,为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为黄梅戏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 黄梅戏以其淳朴流畅的唱腔和真挚感人的表演风格而著称。它将歌唱与念白巧妙结合,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进校园滋润心田
天仙配打猪草 为进一步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高琦小学持续开展“黄梅戏进校园”活动。12月2日下午,二年级部分班级利用班会课开展“小小戏伢子”主题班队会,活动中,孩子们观看了黄梅戏经典唱段《打猪草》、《谁料皇榜中状元》,了解了黄梅戏的发展历程和其中的博大精深,二(5)班的江博雅同学还饶有兴趣的给大家展示了一段《天仙配》,把活动推向。 ...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进校园全覆盖安庆2017年实现
黄梅戏艺术仲夏夜之梦 安庆市作为全省首批“戏曲进校园”活动试点城市之一,从2017年1月开始,“黄梅戏进校园”活动将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开,实现全市大中小学校所有学生每年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演出,全市中小学生人人知道一些黄梅戏等戏曲基本知识,人人能够唱几段黄梅戏经典曲目的目标。 实施步骤:试点先行全面推广 据了解,安庆市自2015年开始便开展“黄梅戏艺术进校园”活动...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艺术荣获安徽省期刊协会理事单位
黄梅戏艺术王艳 安徽省期刊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15年12月25日在合肥召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温振超主持会议,省文联处、王艳出席会议。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院长、《黄梅戏艺术》主编陈兆舜参加会议。 与会代表审议并表决了省期刊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省期刊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筹备组关于期刊协会章程、会费收取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期刊协会领导机构人选、选举办法说明...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艺术概论
黄梅戏艺术概论黄梅戏艺术 《黄梅戏艺术概论》系安庆黄梅戏艺术学院教师集体编写的介绍黄梅戏艺术基础知识的普及性教材。书稿针对高职艺术类学生学习和就业特点,简要讲述黄梅戏剧种的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包括黄梅戏的形成、发展、今天的成就,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代表剧目和表演艺术家的风格特征,与其他剧种艺术特色的比较等,对黄梅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和面临的新挑战作了深入探索...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艺术期刊入选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
黄梅戏艺术 凤凰安徽11月22日从安庆市黄梅戏剧院获悉,11月19日上午,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举办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安徽省优秀期刊推荐评审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车敦安出席评审会并担任评委,省局巡视员温振超主持评审会。省局总工程师蒋麟等9名省内业界专家参加评审。 与会专家依据《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评奖办法》中规定的必备条件,对全部申报期刊逐家进行充分评议...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女驸马智慧与勇气的传奇故事
作为一名热爱戏曲艺术的观众,我一直被黄梅戏的优美旋律和动人故事所吸引。其中,《女驸马》这出戏剧,以其独特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探讨这出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2025-03-31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唱腔的艺术魅力与传承创新之路
作者:流年如光 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唱腔作为戏曲表演的核心元素,更是黄梅戏的灵魂所在。本文将深入探讨黄梅戏唱腔的三种基本形式——主腔、花腔、三腔,揭示它们在戏曲中的运用、交响与融合,以及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以期激起读者对黄梅戏唱腔艺术的深入思考与阅读兴趣。 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地区,后逐渐流传至安徽、江西等地...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功臣榜丛书之三之四出品面世
汉宫怨黄梅戏功臣榜丛书 11月1日,记者从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了解到,《黄梅戏功臣榜丛书》系列之三《龙光景丑行身段教材》以及系列之四《王文治黄梅戏经典唱腔选集》目前已出品面世。 其中《龙光景丑行身段教材》由从事黄梅戏表演、导演及教学工作近50年的龙光景所著,通过积累大量的舞台经验、教学经验,充分挖掘教学资料,继承和发扬黄梅戏丑行表演特点,取众家之长编写而成,图文并茂,内含步法、指法、水袖...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